感烟探测器作为重要的火灾探测设备,自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。金义新区大面积配置这项设备,大约在两三年前。去年以来,有多个省市消防安全现场会把关注点放在新区,到东孝街道、岭下镇坡阳古街等地取“安全经”。
金义新区,一座经济快速发展、人口快速流入的崛起型城市,有一本怎样的“安全经”?
新区从城到乡,织起一张“聪明”的消防安全感应网——感烟探测器不光可“闻”,有的可“看”,有的还可“感”,基于实际情况遍布商铺、厂房、出租房、高层建筑等消防重点区域。消防水系统监测、火情隐患AI图像分析等数据实时汇入物联网,管控端靠“云”计算、判断,叫应端靠一套联动部门、联动用户的“双联动”机制实现高效响应处置。
新区解答了一道营商环境难题。一方面,企业发展需要“无事不扰”的舒适沃土;另一方面,安全必须警钟长鸣。然而,频频上门安全检查难免干扰企业发展节奏。随着新区经济引擎高速发动,商事主体越来越多,生产场景越来越忙碌,传统的人力监管延伸越深,相关力量反而越不够用,效果也往往不尽理想。
澧浦镇某丙类企业负责人胡先生对当年的“怕管”“难管”记忆犹新:“企业仓库堆货多,一收到消防安全检查通知就犯难,其实我们也知道安全很重要。”
转变,从去年企业安装热成像感温火焰探测器开始。
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东孝街道的新区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中心,一块大屏幕滚动播放全区各类火灾感应探测器运行情况,点开该企业名下的两台探测器设备,大屏幕上立即出现两幅实时画面,一幅是仓库现场画面,一幅则是热成像画面。该物联网监控中心负责人、“华正检测”工程师蒋志航说,热成像感温火焰探测器适宜设置在大空间场景,通过AI训练,系统可以快速识别火情异常,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和企业消控室发出警报。
公共局部空间的消防安全需求场景,为成本较低的可视化感烟探测器提供舞台。孝顺镇某织造类企业专门在车间狭小的过道区域安装该探测器,发生感烟报警时,监控中心可在第一时间调取现场画面,大大减少误报干扰,提高真实响应效率。在傅村镇,18家文保单位引入可视化感烟探测器;在岭下镇坡阳古街,寺庙等场所采用可视化感烟探测器,沿街店铺则安装常规感烟探测器,全方位、多角度织起一张消防安全保护网。
“聪明”的消防安全保护网不仅让企业更放心,也更省心。通过集成企业各类消防设施的监测数据,新区在企业消控室内建起“小型指挥中枢”,直联区级监控中心,可开展消控室离岗智能报警、消防设施健康监测等自动化调度处置,有效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、安全成本。
当前,新区正持续打造以效率为核心、开放包容为根本的一流营商环境。以消防安全为切入口,企业“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获得感更强烈。“‘到企跑’变‘云上跑’,把执法部门对企业的干扰降到最低。消防安全管理实现电子化、数据化后,风险隐患位置一目了然,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服务。”新区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。如今,走在新区城乡,由14万套各类感烟探测器连成的“一张网”成为消防安全的最坚实保护。
“把智慧消防向更多场景、领域延伸,向数字化、智慧化、低碳化、集约化、高效化不断跃迁,切实守护千家万户平安。”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新区又有新探索,在曹宅镇等地开展“利旧”项目试点,接入重点区域的旧有治安摄像头,开展AI训练,将消防安全网编织得更细更密,构建形成数据互联共享、数字多元共治的消防安全新业态,打造“专注消防、最小自建、最大共享”消防安全新格局。